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春雅诗轩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更多»
搜索
查看: 14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计算技术界的重大突破:1nm晶体管诞生

[复制链接]

1070

主题

1383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长春雅诗轩休闲论坛www.yashixu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704

社区居民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7 15:15: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享到:

现有22nm晶体管

凤凰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7日消息,据外媒报道,今天,沉寂已久的计算技术界迎来了一个大新闻。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一个团队打破了物理极限,将现有最精尖的晶体管制程从14nm缩减到了1nm。

晶体管的制程大小一直是计算技术进步的硬指标。晶体管越小,同样体积的芯片上就能集成更多,这样一来处理器的性能和功耗都能会获得巨大进步。

多年以来,技术的发展都在遵循摩尔定律,即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言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24个月翻一倍以上。眼下,我们使用的主流芯片制程为14nm,而明年,整个业界就将开始向10nm制程发展。

不过放眼未来,摩尔定律开始有些失灵了,因为从芯片的制造来看,7nm就是物理极限。一旦晶体管大小低于这一数字,它们在物理形态上就会非常集中,以至于产生量子隧穿效应,为芯片制造带来巨大挑战。因此,业界普遍认为,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突破现有的逻辑门电路设计,让电子能持续在各个逻辑门之间穿梭。

此前,英特尔等芯片巨头表示它们将寻找能替代硅的新原料来制作7nm晶体管,现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走在了前面,它们的1nm晶体管由纳米碳管和二硫化钼(MoS2)制作而成。MoS2将担起原本半导体的职责,而纳米碳管则负责控制逻辑门中电子的流向。

眼下,这一研究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毕竟在14nm的制程下,一个模具上就有超过10亿个晶体管,而要将晶体管缩小到1nm,大规模量产的困难有些过于巨大。

不过,这一研究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新材料的发现未来将大大提升电脑的计算能力。(编译/吕佳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一键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更多»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春雅诗轩 ( 吉ICP备17005468号  

GMT+8, 2025-4-5 03:08 , Processed in 0.091374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