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打通城北片区的地下“大动脉” 新疆网讯(记者王媛媛)今年,乌鲁木齐将新建10条市级地下综合管廊,总长近57公里,逐步打通城北片区的地下“大动脉”。 昨日,记者从市建委了解到,新建的10条地下综合管廊分别位于东进场高架道路、城北主干道(中亚大道-苏州路)、城北主干道(中亚大道-河滩路)、城北主干道东延(七道湾路-东二环)、艾丁湖路(工业大道-苏州路)、豫宾路、沙坪路、喀什路(京疆路-七道湾路)、喀什路东延二期(七道湾路-东二环路)及甘泉堡经开区,总长度近57公里。另外还有苏州路西延(紫阳湖路-卫星路)、卫星路(西山路-景一路)、新医路西延(卫星路-青建路)综合管廊3个续建项目,总长9公里。项目工期1至3年不等。 其中,东进场高架道路综合管廊工程起点为安宁渠路,终点至河滩快速路,管廊全长约8.56公里,将与机场内综合管廊形成系统。 城北主干道(中亚大道-河滩路)综合管廊全长9.14公里,沿途经安宁渠路、北京路、百园路、天津路、长春路、文光路最终至河滩路,拟纳入电力、通信、给水、热力、燃气、雨水、污水等7类管线。 据了解,城北主干道综合管廊是连接高铁片区综合管廊系统与城北片区综合管廊系统的主要通道,同时也是连接乌鲁木齐管廊区域系统的干线管廊。 由于综合管廊投资大、维护成本高,首府将根据规划和城市道路建设,分阶段进行地下管廊建设,最终形成安全、可靠、高效、完整的综合管廊网络。即以高铁片区、会展片区、城北片区等片区和主要道路交叉口及与地铁、立交桥交会处为重点,结合城市建设,逐步推进综合管廊的建设和应用。 名词解释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铺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和地下通道很形似,只不过通道走人,综合管廊走各类管线,维修和管护转入地下,管线得到更安全的保护。 城市地下管线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是补齐城市建设和民生改善短板的重要手段。 建设地下综合管廊,不仅可逐步消除“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问题,而且有利于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和转型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