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春雅诗轩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更多»
搜索
查看: 213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吉胡·阿莎 我的名字叫传奇

[复制链接]

21

主题

29

帖子

118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1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5 09:07: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享到:
一个全程漂流过长江的女探险家,
一个在巴黎圣母院举行婚礼的东方“灰姑娘”,
一个不懂法语的法国畅销书作家,
一个中国女人的英国式离婚。
吉胡·阿莎——一个可以为真实人性而疯狂的彝族女子。查尔斯王子说:这个女人不寻常!
没有哪个女人会有如她般的勇气和野性,
让自己的灵魂赤裸裸、欲望赤裸裸、伤痛赤裸裸、生活赤裸裸,
敢于把自己伤痕累累的内心打开来给世人看,
并让它见诸于阳光下,晾晒、蒸发,转化为经历的果实,
这样的女人只有一个,就是吉胡·阿莎。
她是有故事的女人,经历过大风大浪,
别人视她为传奇,可她自己并不这么认为。
人生在世六件事:生死成败情仇,她都一一经历过。
她形容“苦难是上帝化了妆的祝福”。
走近她,齐腰的长发挡住了半边脸,
她古铜色的皮肤验证了我的想像,
从彝族走向世界的女子,带着一股异域的风情,
我欣赏她身上那种彝族女人特有的敢作敢为、快人快语的直爽性格。
交谈还未开始,她极具穿透力的笑声立即感染了我。
我要做我想做的一切
阿莎的发音在彝族是智慧、勇敢、不屈不挠的意思,完全男性化的名字。
阿莎毫不掩饰地得意,“名字就像我的性格。”
想到这位传奇女子经历过的传奇人生,不知是阿莎的父母早有预见性,还是阿莎的名字潜移默化影响了她。
在阿莎身上发生的那些百转千回的故事开始于18岁,在此之前,她说自己的人生舞台一直在咋咋呼呼地跑着龙套。
阿莎出生在四川一个偏远的彝族山村里,在家排行老二,她有一个长她5岁的哥哥,还有一对弟弟妹妹。
在远离大都市的农家田园,阿莎度过了她无比接近自然的童年。
山区没有足够的乡村教师,阿莎的第一堂课是和哥哥一起混班挤进三年级的教室,
县城图书馆一本本泛黄的世界名著是她每天的精神食粮。
16岁那年,她和哥哥一同高中毕业,由于迷恋《福尔摩斯》而报考警校。
毕业后,她成为当地刑侦警员。工作一年后,轰动一时的高山凶杀案使阿莎从一举成名。
高山凶杀案的不攻自破,让阿莎名震一方,成为当年警界最为瞩目的新星。
正准备大展宏图时,阿莎突然又转变了生活轨迹,出现在九死一生的长江漂流中。  
1986年,以肯·沃沦为首的美国探险家组成长江漂流队,想率先夺得中国长江首漂权。
为抗衡美国,当年6月,中国也组建起长江漂流队,并向全国招募志愿者。
长江首漂权的争夺在国内掀起爱国热潮。
20岁年轻气盛的阿莎毫不犹豫地选择自愿加入。
因为长漂成功,她幸运地进入了中央民族大学新闻系读书。
21年后,阿莎再谈起长江的时候,理性地表示不会再干这样冲动的事情了,
“如果长漂要是现在开始的话,我肯定不去了,生命是最宝贵的,长江永远都在那里,
人家美国人是当成体育运动,我当时认为这样就是爱国,整个是两回事。
人活着是很不容易的,我从金沙江路过,看着江水,我觉得当年漂流长江的那个人不是我,是另外一个人”。
经过了21年的风风雨雨,阿莎已经能够非常客观地看待曾经发生在她身上的奇迹。
抛去长漂这件英勇的事实不说,能够在艰难的长漂中能够活下来,本身就是奇迹。
1987年,阿兰·德龙开始了对中国的首度访问。
阿莎受北京顺美服装厂的委任,
负责把一套顺美西服亲手赠送给阿兰·德龙,后来阿兰·德龙邀请阿莎与他合拍一部冒险体裁的电话,
她却目光短浅地选择了拒绝。
命动的曲折离奇就在于一扇门合上了,另一扇门又向她敞开了。
在这个活动中,阿莎通过法国大使馆结识了法国男友,这个男人的出现彻底地改变了她的命运。
为了爱情,她随他来到了法国,可她却不甘心就这样轻易把自己嫁给她,她的心里有一个梦,要成就自己。
阿莎根据自己的长漂经历在法国写了一本书。
最后,她如愿以偿地成功了,她成了一名畅销书的作家,这份感情也就遗憾地结束了。
那时的阿莎还太年轻,不懂得区分哪一类男人更适合自己。
不久,她又遇到美国男人凯文,
这个男人一无所有,她却和他在巴黎圣母院举行了一场轰动的婚礼,并到英国定居。
从此,她开始了已婚女人庸俗的婚姻生活。
怀孕生孩子、炒房地产挣钱、做能够上得了厅堂下得了橱房旺夫的的女人,
直到有一天,她发现凯文有外遇,她这才意识到自己守候了十五年的婚姻是一场恶梦。
带着一颗伤痛的心她回到了国内开始新的事业,
她一颗受伤的心是渴望被爱的,当她遇到新的感情,
抱着报复的心理,阿莎开始了自己的婚外情。
凯文得知真相后设下了离婚的圈套,他转移了所有的财产,
并夺得了两个孩子的抚养权,
一场撕心裂肺的离婚官司让阿莎如梦初醒,她这才意识到孩子对她的重要性。
可是为时已晚,她一个人再次回到中国,
在故乡凉山种植果园,
用忘我的劳作和写作来梳理曾经爱过恨过伤过的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一键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29

帖子

118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118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6-5 09:07:42 | 只看该作者
尽管心碎过千百遍,眼泪足以浇灌我的橄榄山果园,我仍然像大凉山那只孤独、坚韧、顽强的山鹰一样,全身血淋淋的,蹲在寒冷、高不可攀的岩石上,双眼直视着太阳,一动不动,等待着宝贵的重生,等待着脱胎换骨,等待着涅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29

帖子

118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118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6-5 09:21:48 | 只看该作者
对于听说过她的人来说,她的故事或许已经远去,她也早已淡出人们的视线。之所以把这篇文章找出来分享,因为她是我小时候的偶像,我曾经到现场看过她的专访,用当下流行的话叫:浑身充满着正能量;我很崇拜她,也一直在尽量收集有关于阿莎的一切信息,私心想着,一个心理装满理想与美好的女人,值得拥有更美好的未来;但愿那片荒脊的大凉山能够成就她的梦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更多»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春雅诗轩 ( 吉ICP备17005468号  

GMT+8, 2024-6-2 20:12 , Processed in 0.08214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